节水灌溉根本的目的就是尽大限度的减少灌溉水资源的无效损耗,将灌溉用水充分利用起来,以期达到好的灌溉效果,贯彻luo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节水灌溉还要求尽可能地提高单位农产品节水灌溉后的产出。因此,在研究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对单位灌溉的监管,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农业效益。此外,对节水灌溉的统筹布局对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环境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完善作用。由于滴头流量小,水分缓慢渗入土壤,因而在滴灌条件下,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以外,其他部位均处于非饱和状态,若注水时间控制得好,基本没有下渗损失,而且滴灌时土壤表面湿润面积小,有效减少了蒸发损失,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滴灌系统的优点:
1.水的有效利用率高在滴灌条件下,灌溉水湿润部分土壤表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同时,由于滴灌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可防止杂草的生长。第三,滴灌系统不产生di面径流,且易掌握jing准的施水深度,非常省水。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主动影响和控制作物生长,灌溉技术出现并逐步得到了发展。
2.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措施的推广。这可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抛秧、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耙耪、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以提高土壤对天然降水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施用化学保水制剂,引进和优选抗旱品种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也是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在于旱缺水地区应大力推广普及。 节水灌溉应用的领域: 温室,无土栽培,大棚,绿化,园林,废水再利用等等 作物和绿地植被从种子萌发以及成长的全过程都需要水参与光合作用。但植株消耗的水分99%以上是用于叶面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以调节作物体温、改善小气候和向植物体内输送养分。没有适量的水分供应,作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和损害。持续缺水,作物就会干旱致死。此外,对节水灌溉的统筹布局对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环境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完善作用。
1、穴贮肥水加覆膜的技术。北、南方果产区已经广泛推广。具有投资少、省工、简便、等优点。技术上可因地制宜、灵活掌握。要点是:北方的果园春季土壤解冻之后(南方则不分季节)在树冠下挖4-8个圆土穴,穴径约30厘米,深30-40厘米,穴中央竖一捆又紧又浸透水(或肥水)的草把,再用50克尿素、50—100克过磷酸钙,50-100克(或相当肥效的复合肥),与土混匀,填人草把周围,覆土2厘米,用脚踏实,然后覆盖地膜,上面捅一孔,用作今后浇水施肥的进口,平时孔口用土石块盖好。将瓶埋入土中,瓶中加水,水则逐渐渗入周围土壤,直接湿润根系层。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园林灌溉电话的福州雨顺灌溉于2025/8/16 16:37:5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aping.mf1288.com/fzysgg-2881579719.html